122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组织举办2025年全程教学本科基地班临床技能大赛

2025-04-23发布 次浏览 来源:教学科

2025年4月22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教学科以“医心匠技,灼灼其华”为主题,组织举办了2025年全程教学本科基地班临床技能大赛。比赛汇聚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64名医学新锐,不仅是一场技能的较量,也是一次医学精神的传承与升华。  

微信图片_20250422173307.jpg

为响应“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号召,医院提前拉开备赛序幕。4月1日起,临床技能培训中心(12号楼7层)更是全面开放,工作日8:30至17:30为学子们提供沉浸式练习空间。扫码预约、自主训练、模拟考核……走廊里此起彼伏的“01、02、03”计数声,见证了选手们从生涩到娴熟的蜕变。  

“每一次按压,都是对生命的敬畏。”415日的赛前集中指导中,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指导老师晏先樊亲自示范,从按压深度到人工呼吸节奏,逐一拆解操作要点。学生们围在模型旁,眼神专注,笔记沙沙作响,空气中弥漫着实战前的紧张与期待。  

4月16日与18日,西南医科大学与川北医学院基地班分场竞技。初赛要求全员参与,未达标者需补考至合格。参赛选手杨依凡感慨:“看似简单的CPR,细节决定成败——按压部位偏差1厘米,可能就是生死之差。”  

川北初赛.jpg

微信图片_20250422173144.jpg

4月22日决赛,随着主持人宣布比赛开始,初赛晋级的10名选手按随机排序入场,限时完成“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决赛操作结束后,三位评委老师并未急于公布成绩,而是围绕选手表现展开了一场“现场教学”。三位评委的讲解,如同一堂“沉浸式复盘课”,让赛场瞬间变为课堂。选手们或埋头速记,或举起手机录制示范视频,有人低声感慨:“原来扣分点藏在这些‘看不见的细节’里!”此刻,成绩已不再是最重要的答案,那份对医学的敬畏与追求,早已深植人心。

评委包倩指导.jpg

评委示范.jpg

经过激烈角逐,6名选手脱颖而出:  西南医科大学陈智成同学获得一等奖,西南医科大学杨艺、张娜同学获得二等奖, 西南医科大学陈星宇、川北医学院李浩、西南医科大学陈驰三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从模型到临床,大赛让我们触摸医学的温度。”川北医学院的李浩坦言,备赛中反复打磨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医者仁心的觉悟。观摩比赛的同学不禁感叹:“原来抢救不仅要掌握节奏、准确操作,更需科学判断与人文关怀。”  

医学生宣誓.jpg

作为西南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的全程理论教学基地,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深度融合临床与教学资源,通过“赛训结合”模式,助力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未来,医院计划将赛事常态化,并拓展多学科技能竞赛,为培养新时代医学人才注入动能。  

 

作者:贾李俊鹏、陈智成

编辑:杜乔乔

初审:张瀚文  审核:邓金林、魏铭

上一篇:科学防癌 健康生活丨市三医院开展2025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活动


下一篇:携手共建,绘就健康社区新画卷—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联合涪江街道剑南路东段社区开展健康科普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