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
作者:卜舒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激昂的旋律仿佛还在耳边回荡,历史的硝烟虽已散去,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抗战岁月却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今天(9月3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与医院离退休职工一同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
当激昂的国歌奏响,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冉冉升起,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70分钟的阅兵,45个方(梯)队依次通过天安门,那整齐划一的步伐、铿锵有力的口号、先进精良的武器装备,无不展示着我国强大的国防实力和军队的威武雄姿。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和战略打击群等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国之重器一一亮相,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军队作战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回顾历史,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一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经过了14年的浴血奋战,付出了3500多万同胞伤亡的惨痛代价,歼灭日军150多万人,牵制住日军主力,挫败了其“北进”苏联、“南进”太平洋的图谋,为全球反法西斯联盟的胜利创造了关键条件。中国战场是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总有一些声音有意无意地矮化甚至忽略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的巨大贡献。但历史的真相无法磨灭,我们举行九三纪念活动,就是要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付出了巨大的、不容置疑的牺牲,我们对历史正义的捍卫坚定不移。
在阅兵现场,我看到了许多老同志,他们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不时发出感叹。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亲身经历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正是他们和无数先烈们的英勇抗争,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缅怀先烈,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最高致敬,是汲取砥砺前行力量的磅礴之源。抗战精神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奋进。
这次阅兵不仅是对我国国防实力的一次展示,更是在新的时代坐标上,向世界发出一份来自东方的和平誓言,一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这十六个字精准诠释了此次国家纪念活动的宏大宗旨与深远意义。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作为一名医院退休人员,言传身教是我们退休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以抗战精神为动力,讲好抗战故事,积极传播抗战历史和抗战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一代代人不忘记这一历史,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抗战精神将永远熠熠生辉。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和平的年代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蒲三文 笔名:卜舒。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省网络作协会员,安微省网络作协会员,中国现代作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卫生健康文学艺术联合会会员。游仙区作家协会副主席,《芙蓉溪》杂志执行主编。作品散见于《散文选刊》《参花》《陕西文学》《四川人文》《四川诗人》《左诗苑》《青年作家》《剑南文学》等省以上刊物。公开出版有《卜舒作品集》《唱给西蜀的歌》《西蜀闲话》《川北情缘》。
2025年9月3日
上一篇:勿忘国耻 精忠报国 ——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