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在眼科门诊,经常有低度数近视患者咨询:“医生,我近视200多度,还有点散光,想做晶体手术摘掉眼镜行不行?”最近遇到一则临床案例,正好能给这类患者答案,今天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就从专业角度,和大家聊聊低度数近视手术的正确选择。
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低度数选晶体手术,为何出现视力问题?
社交媒体上有位患者右眼近视275度、散光50度,左眼近视350度、散光75度,角膜厚度480微米左右。当地机构建议其做双眼ICL晶体手术,可术后左眼视力不佳还伴有重影。面对患者疑问,该机构医生解释:“主视眼清晰、非主视眼模糊是正常的,这样才能形成立体视觉。”,患者反问:“那配眼镜为啥都配到1.0,而不是一只1.0 ,一只0.8?”医生无言以对。
其实从眼科专业角度分析,这位患者根本没必要选择晶体手术。我们先算笔“角膜账”:激光手术中,半飞秒需制作约100微米的角膜瓣,预留角膜基质床建议不低310微米,每矫正100度近视约消耗15微米角膜。以度数较高的左眼(425度)计算,消耗角膜厚度为4.25×15=63.75微米,加上角膜瓣100微米和预留基质床310微米,总计仅需 473.75微米,而患者角膜厚度有480多微米,完全满足半飞秒手术条件,那度数低的右眼就更满足条件了。
那为何术后会出现视力问题?关键在于晶体手术的局限性。普通ICL 晶体(单光型)大多无法矫正散光,只有散光度数较高时,才会选择带散光的TICL晶体。该患者双眼散光仅50-75度,植入的大概率是单光ICL 晶体,导致散光“欠矫”;同时ICL晶体度数步进为50度,患者右眼可能植入300度晶体、左眼植入400度晶体,无法精准匹配实际度数。而配眼镜时,近视和散光度数都能做到25度步进,精准度远高于单光ICL 晶体,这就是术后视力不如眼镜、还出现重影的核心原因。
绵阳市三医院眼科:激光手术,低度数近视的更优解
很多患者不清楚,激光手术和晶体手术的适用场景有明确区分。晶体手术的优势在于矫正高度近视(通常1000 度以上),当患者角膜过薄、激光手术无法去除足够角膜组织时,它是“摘镜救命稻草”。比如1200度近视、角膜厚度480微米的患者,激光手术无力矫正,此时50度散光对视力影响相对较小,晶体手术就能发挥作用。
但对低度数近视患者来说,激光手术才是更优选择。首先,激光手术能同时精准矫正近视和规则散光,通过个性化手术方案,甚至能矫正部分不规则散光,让术后视力更清晰,不少患者术后视力能超过术前戴镜最佳视力。其次,激光手术的度数矫正精度极高,可达到0.01D(1 度),能根据患者的实际屈光状态“量身定制”矫正方案,避免了晶体手术度数步进较大导致的矫正偏差。
眼科医生提醒:手术选择,需 “量眼定制”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一直强调“能激光,不晶体”的近视手术原则,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患者都适合激光手术。每一位想做近视手术的患者,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形态、屈光状态、眼底情况等20余项检查项目。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近视度数、用眼需求等,综合评估后推荐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比如角膜形态不佳、有圆锥角膜倾向的患者,无论度数高低,都不建议做激光手术或晶体手术;高度近视、角膜过薄的患者,晶体手术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但对于像案例中这样的低度数近视患者,若角膜条件允许,激光手术不仅能实现精准矫正,还能避免晶体手术可能带来的散光欠矫、度数偏差等问题,让患者获得更理想的术后视力。
如果您有近视手术的需求,不妨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进行专业的术前评估,让眼科医生为您制定专属的摘镜方案,安全、精准地摆脱眼镜困扰。爱眼热线:0816-2289889
作者:杨黎
编辑:杜乔乔
初审:张瀚文 审核:邓金林、张新
上一篇:创新案例,科普生辉 | 三医放射科护理团队荣获两项省级奖励